《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经典,它始著于战国时期,描写的战国之前,人类初祖的历史典故,许多典故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但绝不是空穴来风,经多方考证,《山海经》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山川、河流、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等记载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知识研究都是非常准确的,具有很高的文献研究参考价值。《山海经》中记载人类初祖女娲曾在西方不周山以五色石补天。五色石自古被人类尊崇为天界的宝石、女娲神石,赋予了同天地共生、拯救万物生灵的地位。
文章部分采编自《新疆寻宝专家——李常宝》和李常宝先生2015年新闻发布会讲话。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在中国西部一种叫金丝玉的新玉种逐渐进入人们视线。在商家捡玉人忙着赚取第一桶金的时候,李常宝先生开始了默默无闻地潜心研究。 李先生通过艰苦的实地考察和大量调研,做出金丝玉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五色石的大胆推断。在商业推广宝玉石的模式下,需要一个故事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田黄就是应了女娲补天的故事,每个宝玉石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作为金丝玉他不是故事,金丝玉就是女娲补天的五色石,这不是故事!有四个证据可以证明。
我们翻开《山海经》:
第一个证据:地理位置相符
《山海经》中明确记载女娲补天是用五色石,女娲补天的地点哪里,在不周山,并注明不周山在“昆仑山的西北”。这就确定了五色石产地的基本方位:昆仑山的西北,也就是天山中西段周围。否定了内地之说,也否定了和田玉之说。在这个地域只有天山山脉的金丝玉对上了,只有准噶尔盆地大漠深处的金丝玉的地理位置与记载相符。
第二个证据:名称相符
金丝玉主要产地在新疆阿勒泰、塔城、兵团10师,包括北屯,其次是克拉玛依,合起来说就是“三区一市”。大范畴的金丝玉还包括南疆和东疆哈密。黄金产区就是准噶尔盆地和“三区一市”。李常宝先生在大量的调研中走访了至少几千人,当地的居民,金丝玉产地的哈萨克族、汉族、蒙古族等当地的世居民族都称金丝玉为“五彩石”,他们不叫金丝玉,古代“彩"和“色”是通用的,就是“五色石”,这个名字世代相传已有上千年,人名也对上了。
第三个证据:地名相符
金丝玉产地,比如阿勒泰、克拉玛依、昌吉,有很多诸如“五彩滩”、“五彩湾”、“五彩城”的地方,地名历史都非常之悠久,就像甘肃“玉门关”一样,有史以来就已使用,地名也对上了。
第四个证据:实物颜色与五色石相符
目前我们发现的金丝玉的颜色,主要有五种主色:红、黄、青、白、黑,恰恰对应着中国五行的颜色,五色化万色,还有一石(一块石头)就有五色的,五行化万物,颜色深浅交融变化无穷,这也说明金丝玉(五色石)的文化非常非常悠久。三千年前《山海经》里面为什么记载用五色石补天,而不用单色石补天,玉上三色即为神石,正说明了古人对多色石的那种崇仰,那种崇拜。
几千年来,金丝玉之所以没有像和田玉一样名达天下,不是因为它的品质不优秀,而是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阻挡了人类探寻的脚步,西域古国的莫名消亡和戈壁沙漠人迹罕至,致使几千年来传说中的女娲石难见真容。
金丝玉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娲五色石。无论从《山海经》的地理记述,新疆的考古发现,金丝玉产地的实地调研,还是故宫博物院专家、央视寻宝专家实物鉴定,还有几千年人们口口相传的史实,金丝玉就是女娲补天的“五色石”,有着无比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不是故事!女娲石有补天之能,法力之巨大,非一般玉石所能比及,能驱赶一切邪恶,庇佑平安。
女娲补天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山川湖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更不用说有人类。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万物生灵。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
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昆仑山顶堆满许多五色宝石,用大火将宝石炼过,就可以拿来补天。女娲直奔昆仑山,昆仑山高耸陡峭,更有狮虎等恶兽无数,等闲人上不了山。但女娲一心想要找到补天的宝石替天下百姓消灾,道路崎岖险恶,全不加理会,日夜兼程,来到昆仑山。
女娲在山顶上终于找到五色宝石,她捡了许多,堆在山顶上,烧起一把大火,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宝石炼成熔浆。眼看熔浆炼成,女娲高兴极了,一次又一次用双手捧起熔浆拿去补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气。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霎时间天地间五彩缤纷,霞光万道,慢慢的又逐渐恢复了宁静。地上的百姓见天河水不再漏下来,纷纷重整家园,万事万物又都生机勃勃地生活在大地上。
女娲采五色石为人类和万物补天的故事,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