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过年了,这几天和玉大叔接到了一个很特殊的粉丝交流,这位粉丝是一位要回乡的农民工,想给家人买个新春的礼品,但因为囊中羞涩,只能拿出500元来购买,大叔听完以后建议这位朋友不如选择金丝玉,底色干净价格也非常实惠,品相并不算差的金丝玉为什么发展完全没有和田玉好?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一聊。
其实与和田玉相比,金丝玉确实起步较晚。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田玉就已经在中原地区使用。到了商周时期,和田玉更是已经被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礼仪用品中大量应用。而金丝玉直到汉朝时期才有文字记载,也作为贡品进献给汉朝皇帝。
在新疆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也赋予了地下瑰宝独特的光彩。当提及新疆的玉石,人们脑海中首先映现的往往是闻名遐迩的和田玉,却很少注意到同样源自这片土地、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金丝玉,则鲜为人知。金丝玉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究竟何在?
金丝玉的故事在新疆发芽,但很可惜新疆并不是金丝玉唯一的产地。2013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颁布实施了地方标准《金丝玉》(DB65/T3442-2013),其中对金丝玉是这样定义的:“主要由隐晶质一显晶质石英及少量云母、绢云母、绿泥石、褐铁矿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化学成分以Si02为主,摩氏硬度6.5-7。常见颜色为黄色、红色、白色等,当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如Fe、Mn、Ni、 Cr 等)或混入其它有色矿物时,可呈现不同颜色。”,可以看出,金丝玉其实颜色很多样,成分也远比和田玉要复杂,这类矿物集合体虽然达到了玉化的感觉,但产量远比和田玉要高,且可利用区域远高于和田玉,珍稀度明显一般。
和田玉的地位不是矿物成分决定,而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的。西周时期,儒家学派以和田玉为载体,弘扬其道德观念,使其成为道德、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和田玉的“五德”仁义智勇洁对应——温润、透明、清脆、坚韧、纯洁,不仅是对其物理特性的赞美,更是对道德美德的比喻。这种深植人心的文化内涵,使和田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金丝玉的名称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叫法,如比如在北京,它叫“楼兰玉”,如果是绿色的品种,在内蒙叫“佘太翠”,还有个更出名的广泛名称叫“东陵玉”,这多种多样的命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作为独特文化符号的影响力。金丝玉虽然同样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但在传统文化中缺乏深入的象征意义和历史记载,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以中原为中心发展,和田玉与儒家文化和中原王朝息息相关。而金丝玉的发现和开采都较晚,且主要产地在边疆,未能融入中原文化体系,影响力有限。这也是其未能成为“国玉”的重要原因。
从理化属性上,二者的区别也确实比较大,和田玉主要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其质地细腻、油性丰富,给人以温润之感;而金丝玉则主要由隐晶质或显晶质石英复合少量其他矿物组成,其硬度、色泽和透明度各异,要知道,石英岩质玉全世界出产不少,可真正达到质感上非常像和田玉,新疆绝对是独家产地,因此“金丝玉”在新疆有独特的名字,其实也有独特的质感和成分,我们不能简单的把金丝玉和石英岩玉直接划等号,这种粗暴的区分是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
即便如此,我们不应因此否定金丝玉的文化底蕴,因为华夏文明历来重视多元文化的包容。金丝玉产自丝绸之路要冲新疆,承载了中亚和西域的文明印记。它那独特的“金丝”花纹,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是新疆这片热土的自然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