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近日,玉雕界编者远山在浏览博客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篇题为《2016年中国玉雕行业将呈5大新变化》的文章,文章中就玉雕行业的现象以及变化做了分析与解读,远山读之亦觉得文章有一定的见解,今日,将全文分享给各位:
一晃又一年。当飞机降落在云南芒市机场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仿佛到了另一个国度。头天还在北方的寒冬里裹着大衣,今天我就在南方的艳阳里穿着短袖。
此行瑞丽,目的是了解玉雕市场。瑞丽是几乎每年都要来上两三次的地方。因为玉石的集散,云南的瑞丽、龙陵、腾冲都是玉雕师云集的地方,但最有代表性的还是瑞丽。今年,我前往广东、河南、苏州、云南考察,得到不少玉雕界朋友们的反馈,大致有一点是共同的疑问:当下行情大不如前,不知明年会如何?
经历了2009年至2013年的持续亢奋,中国玉雕行业从2014年就开始有点“不一样”了。过去,有的玉雕工作室常常是东西没出来,就有人排队等着要了,而2014年以来,那样的情况似乎一去不返了,许多玉雕工作室开始面临“一边愁生产,一边愁生存”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会一直下去吗?未来一年中国玉雕行业会有哪些新变化?
一、提升艺术成行业共同追求,创新创意将成比拼重点
2014年以来,云南翡翠王朝旗下的“玉雕界”品牌,依托互联网成功打造了“玉雕小品”的概念,签约并把全国知名玉雕大师推上网络,使得玉雕的商业价值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被放大,公众对玉雕的认知也更加普遍,这无疑可以说是一次玉雕行业的革命性变化,值得肯定。
互联网一方面加速了行业信息的传递,使得玉雕师的市场触角也变得更加灵敏,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玉雕师什么原料卖得好就做什么原料,什么题材产品卖得好就做什么题材。这种“唯材质”、“唯题材”而造成的是产品的“模仿”、“抄袭”之风盛行,我们看到的是产品的千篇一律,作品雷同已成为行业之痛。
当然,任何新的变化都是从乱到治,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进入2015年下半年以来,行业部分从业者已经开始认识到:模仿不可能有持续、健康的发展。可以料定:进入2016年,玉雕行业必然向更加注重艺术创新,拼创意,拼文化方向转型。
二、雕刻材料的丰富将催生行业的“文艺复兴”
过去,玉雕行业的材料比较局限,主要停留在翡翠、和田玉等一些传统玉石材料上。但随着近年来翡翠、和田玉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许多玉雕工厂的发展面临的局限越来越多。
2013年以来,南红、非红、马达加斯加玛瑙、俄料等新材料以低价格、市场青睐度高等优势进入市场,给许多玉雕工厂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过去,花几十万买料子,一方面是不敢轻易雕刻,一方面担心雕出来如何销售,导致产量上不去;而现在,几十块、几百块的料子,雕刻出来都能实现很好的销售,并且深受欢迎,许多工厂忙得不亦乐乎。
新兴材料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玉雕师们创作载体,激发了他们的艺术灵感,不断催生出夸张的、写实的、抽象的、写意的等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表现形式,正在张扬玉雕的时代性和创作者的思想性,当代玉雕新的审美导向开始逐渐成型并不断创新。这无疑是推动玉雕行业发展的大好事,我似乎看到玉雕行业的“文艺复兴”即将到来。
三、玉雕更加贴近融入生活,生活化作品将迎来新的机遇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传统玉雕对玉雕作品的基本要求,也是传统玉雕行业共同遵守的行业“明规则”。然而,中国玉雕行业经过80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近两年,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可爱的小沙弥,莲叶形状的香插,憨态可掬的小猪,形神逼真的水果山竹,精致可人的茶托,精致小巧的笔筒、玉雕作品组合的刺绣画一般的摆件、骷髅头吊坠……坐落于广东佛山平洲翠宝园的玉雕界名家小品馆的陈列,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玉雕还可以这样做,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玉雕作品,正赢得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创作材料的多元,玉雕作品融入生活将会是一条常走常新,持续恒久的新道路。玉雕艺术源于生活并回到生活,这应该是2016年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玉雕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挖掘有价值且价格不高的玉石,进行生活化的艺术创作,满足各层面的收藏、审美和个性需求将显得尤为重要。
四、玉雕作品的私人定制需求将更加突出
玉雕作品私人定制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定制一件独一无二的玉雕藏品,已成为很多藏家的新玩法。很多喜欢“私人定制”的消费群,更看重的是玉雕作品的个性、独特、符合个人品位,以及从选毛料、画图设计到成品抛光整个创作的纪录感和参与感。
从翡翠王朝·玉雕界提供的数据来看,2014年与2015年相比,客户主动提出私人定制玉雕作品的人数,几乎翻了一倍多。2015年初,玉雕界便率先公布可提供私人定制和作品精修,这不得不让我钦佩这家公司的远见和前瞻,这无疑是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预计2016年,玉雕私人的需求量会引来一个新的、较大幅度的增长点,而且私人定制会向着更加亲民的方向发展。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私人定制是一个新趋势,但玉雕行业的私人定制如何开展,如何规避风险等,却很值得思考。随着玉雕私人定制业务量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对定制业务的规范、定制标准的制定,以及定制纠纷的处理等将成为新的行业问题。
五、玉雕艺术品金融化将成为行业的“新鲜事物”
玉雕艺术品金融化是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光是玉雕艺术品,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走金融化的道路。
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投资业务最大的几家银行,包括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荷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涉猎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银行服务系统,下设有专门的艺术银行部。银行的艺术银行服务项目里包括鉴定、估价、收藏、保存、艺术信托、艺术基金等专业的金融手段。
近年来,最耀眼、最火爆的艺术金融产品就是艺术品股票,即利用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上市交易的文化艺术品权益份额资产包。2011年1月26日,天津市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将天津山水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分别拆分成600万份和500万份,以每份一元的价格挂牌交易,到了3月16日,《黄河咆哮》的单价飙升至17.16元,《燕塞秋》的单价飙升至17.07元,其价值堪比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等大师级作品的价值。在艺术界掀起轩然大波,掀起了疯狂的艺术品投资热潮。
目前,我所了解到的一些玉雕大师和一些有运作能力的企业,正在谋划类似的玉雕艺术品金融产品,相信在2016年,会有一些新的声音出现,我们也可以期待会有一家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玉雕艺术品金融产品。(文/欧阳肖玗)
后记:
以上是欧阳肖玗的一些见解,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想必各位也有自己的思考,欢迎文末下方留言跟我们一起讨论。